{{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靈感故事:平常在學校做模型的時候大部分的時間需要用到建模軟體以及3D列印,相較於過去的經驗來說這次是一個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想透過這次的合作機會嘗試結合3D列印與水族生態,打造出一個協調但有視覺衝突的產品。
設計理念:在大自然生態中觀察海浪的變化、珊瑚生態的生長模式以及生長構造,我想要設計出以海浪、珊瑚礁為設計的出發點進行設計。
嘗試利用透明材料重塑水族景觀,打破傳統的材質限制。
第一次跟團隊討論的時候,希望我能以不常接觸水族的角度去思考玻璃缸裡可以放什麼會是有趣的。在多次的討論過後過程裡,了解到傳統的水族造景中,水草通常會被取出盆器,直接種植於土壤中。我開始試著思考,如果將盆器轉變成透明且外觀上是雙層結構,讓植物可以長得漂亮且沒有過多的種植限制,既是有功能的盆器也同時是水中擺設,不僅能創造出一個獨特的視覺效果,或許也替造景師提供了更多靈活的設計選擇。
這樣的設計突破不僅降低了踏入水族領域的門檻,使初學者更容易上手,也通過帶有未來感的結構模式,為水族造景拓展出新的創作方式。這種嘗試希望為水族缸注入了更多的創意空間,使得每一處細節都成為觀賞的焦點。希望通過這樣的創新,吸引更多人重新認識並熱愛水景藝術,讓水族造景不再是少數人的愛好,而成為更多人願意探索的美學世界。再進一步延伸的想法就是他的載體,類似模組化放置水草的系統,希望有著海浪拍打的意象及珊瑚礁生長構造的延伸設計,在多次打樣以及修改過後,我發現在水中的設計跟一般產品設計不一樣的點是要考慮到「浮力」 ,所以我在放置水草的地方選擇挖洞,讓表面積減少,達到可以下沉的平衡。
把這些打樣完的東西放進去工作室的水族缸時看到,水族箱裡的主要木頭我就在腦中聯想到可以讓他變成透明的,將大自然的元素與3d打印技術做一個結合,就有後來的木頭與石頭,再觀察水族缸的同時看到水草在透明盆裡飄來飄去我就感覺很像水母的觸角,觸角伸向水的每一處,於是我就打開rhino快速的建一個水母的頭出來,這兩個結合真的蠻酷的!再回到家後看到我表弟在玩拼圖,我就試著把拼圖與丘陵聯想在一起,在建模類似拼圖的凹槽裡放置像草地的苔蘚,一個一個拼成像小山坡的形式呈現,讓整個空間與水中植物產生了共鳴。整個設計過程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要考慮很多問題像是成本、機構、浮力大小以及連接方式。
會選擇透明材料是因為產品中的運用很有魅力。我覺得他能折射和反射光線,創造出層次感和光影效果,讓作品展現豐富的神祕感。多層結構和內嵌物體的設計增強了作品的深度和細緻感。透過模擬自然流動形狀或創作超現實形態,透明材料能夠表達出虛實和神秘的設計理念。此外,它在實用藝術設計中也展現了兼具美感和功能的潛力,使空間和物品充滿創新和藝術價值。在3D列印中,這項技術被用來層層固化樹脂,製造出高精度的三維物件。
透過創新透明雙層設計,徹底改變傳統水族水草盆器外觀笨重且不美觀的問題。該產品不僅在美學上具有突破性,還兼顧了實用性與功能性。内盆的設計巧妙地讓水能夠從底部的縫隙排出,從而有效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保持水草的最佳生長環境。同時,這款產品也可以作為水族造景的一部分,透過其精緻的外觀與功能,提升整體水族景觀的視覺效果,使水族箱不僅成為一個養殖空間,更是一件展示自然美學的藝術品。
這個設計理念旨在創造一個自然與人工高度相融的環境,其中模型如同具有生命的有機體,與周圍環境形成和諧的互動。造型靈感來自於激起的浪花,並且紋理模仿珊瑚礁的細緻質感,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與活力。這一設計通過3D列印技術打造出模組化的水草放置系統,每個模組可靈活組合,構成具有生機的形態。
材質的選擇重視仿生效果,透過半透明的材料,呈現出水草在水中的飄逸感。同時,這些模組設計能適應不同的環境,無論是在室內還是戶外,都能與自然或人造景觀完美融合,形成一個既具藝術性又具功能性的空間。這個系統不僅是一個雕塑作品,更是一個與環境互動的裝置,能夠帶來自然與科技結合的獨特體驗。
這個設計結合了3D列印技術與水族生態,通過打印透明的石頭和木頭,創造出一個充滿視覺衝突但巧妙融合的水族造景。透明材質保留了自然形態的真實感,並賦予超現實特質,打破了傳統材質的限制。水流穿過這些透明元素時,光線的折射和反射增加了層次感和動感,提升了整體藝術價值和觀賞性。
將扭蘭水草與水母造型巧妙結合,創造出一個融合自然動感與夢幻元素的水族造景作品。扭蘭水草的曲線與水母的流動感完美契合,形成和諧且富有動態的視覺效果。利用3D列印技術,精細打造出水母的透明身體與扭蘭水草的纖細葉片,這兩種元素在水中相互交織,展現出仿生的自然美感。水母的柔和曲線與水草的自然生長形態相互呼應,構成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微型生態系統。
這個設計不僅提升了水族箱的藝術價值,還能讓觀賞者體驗到自然界生物之間的共生關係。水母與水草的結合,呈現出一個漂浮於水中的生命世界,使整體造景更加具有深度與吸引力。
這個設計將拼圖結構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利用透明材質打造出一個小山坡形式的水族造景產品。透過拼圖式的結構設計,每個模組可以靈活組合,形成連貫的小山坡形態,並且能根據需求進行自由變換,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動性。透明材質的應用使整體呈現出輕盈且具有水族效果的視覺感受,讓水草、水體與光線自然融合,強調水族箱內的動態景觀。這款設計不僅提升了水族箱的美感,還賦予了它更多的創意和設計感。
設計師介紹
我是林泰毅,來自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三年級。大二那年,我第一次接觸到產品設計,這讓我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啟發。我不僅好奇產品的外觀設計,更想深入了解設計背後的原因和過程。在課餘時間,我常常嘗試各種不同的產品建模,透過實作來探索設計的多樣性。經過一年的產品設計學習,我也開始接觸建築設計等其他領域,因為我相信,多方面的學習能幫助我更清楚地找到自己未來真正想追求的方向。
現在升上大三感覺就是要在產品設計上更加成熟專業,所以在結束實習後平時也要加強自己的建模能力以及多看看一些得獎作品,蠻期待開學後繼續在學校完成每一項關於產品設計的專題,開始有點想念在工作室做模型的日子了,大三想要嘗試更多不同面向的設計,不只是在產品設計上可以是建築模型或是室內設計的建模,當然在大學時期我最終的目標就是得到各項的設計產品大獎肯定!
我希望透過我的設計,把我想要傳達的理念和想法具體地表達出來。我認為設計不只是美觀或者功能性的問題,還應該反映出我們關心的各種議題,這些議題往往和產品的設計息息相關。無論是環保、社會責任,還是使用者的需求,我都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觀念和生活方式。透過設計,我想創造出不僅僅是好看的東西,更是有深度、有意義的產品,能真正為社會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