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療癒時光:科學揭示水族缸助放鬆與睡眠的秘密
結束一整天的忙碌後,你是否渴望為自己留一段安靜的時光?倒一杯水、關掉刺眼的燈光,坐在魚缸前,看魚群悠游、水草輕擺、聽著水流聲——這份下班後的療癒感,不只是心理安慰,更有科學依據支持它能幫助放鬆,甚至提升睡眠品質。

科學怎麼說?觀賞水族缸的放鬆效應
多項研究顯示,觀賞活魚水族缸能在短時間內帶來明顯的放鬆效果。
• 即時的情緒改善:實驗比較「活魚水族缸」「僅有水草與水」「空缸」,觀看活魚組在 5 分鐘內自覺放鬆與情緒改善顯著優於其他兩組(Cracknell et al., 2015)。
• 魚越多、造景越豐富 → 放鬆效果越強:公共水族館觀察顯示,缸內魚類數量與造景豐富度越高,觀賞者的心率與血壓下降幅度越大(University of Exeter ECEHH/National Marine Aquarium)。副刊亦提到,觀看魚缸約 10 分鐘,心率可下降約 3%、血壓下降約 4%(VICE)。
• 減壓的初步證據:系統性回顧整體支持「觀賞魚能減壓、降低血壓、促進放鬆」,但樣本與研究設計仍待提升(Gee et al., 2019)。
ONF 提醒:目前針對「直接改善睡眠」的隨機對照試驗仍較少,但「先放鬆、再好眠」的路徑已由多項研究支持:降低壓力與焦慮,是提升入睡速度與睡眠品質的關鍵前提。
創作者實驗|英國 Worcester Terrariums 的睡眠實測
英國知名 YouTuber Worcester Terrariums(Ben Newell)在影片 〈Building an Aquarium That Helps Me Sleep Better〉 中,實作以種植造景+流動水聲的「小型水族缸」取代白噪音機的做法,並以個人體驗回報「下班後更放鬆、入睡更容易」。此屬自我實驗與生活觀察,不等同於臨床研究,但與前述科學機制(放鬆→助眠)相互呼應,提供可借鏡的居家做法與儀式感建立。
- 做法重點:以自然水聲做為背景白噪音、夜間調低光線亮度與色溫、造景採慢節奏視覺元素(小型群游魚+水草)。
- 安全與動物福祉:確保過濾循環、定期維護,避免過強水流與過亮燈光造成生物壓力;夜間建議低亮度且定時關燈,維持生物晝夜節律。
雙重療癒:從下班放鬆到睡前安靜
1. 視覺的慢節奏
下班回到家,專注於魚群游動與水草擺動,能幫助大腦從「工作模式」切換到「休息模式」,縮短情緒緩衝時間。
2. 水聲的白噪音效果
過濾器水流聲接近白噪音,可掩蓋環境雜音,營造安靜背景,為夜晚鋪墊舒適氛圍。
3. 柔和光影的夜間過渡
晚間選擇暖白或低亮度燈光,可減少對褪黑激素的干擾。ONF 可調光、可調色溫燈具能依時段調整亮度色溫,讓水景在夜晚更柔和、更療癒。
打造你的「下班後療癒角落」與「睡前放鬆儀式」
- 回家第一件事 → 開燈看魚 5–10 分鐘:用視覺專注幫助大腦脫離工作思緒。
- 睡前 30 分鐘 → 降低光線與聲音刺激:關掉室內強光,只留魚缸燈與水流聲。
- 魚種與造景:選擇溫和魚種(孔雀魚、燈科魚)+水草造景,畫面更平靜耐看。
- 善用可調光燈具:晚間切換至暖白或柔光,視覺放鬆度更高。
- Flat Nano+(桌上型、App 控制、定時、霧面黑)
- Flat One+(造景缸跨燈,光色可調)

延伸閱讀|把知識變成日常
參考研究與來源
- Cracknell, D. 等(2015)。Exeter/PLYMOUTH 團隊關於觀賞魚缸與幸福感之研究。PMCID: PMC6747257
- University of Exeter—European Centre for Environment & Human Health(ECEHH)。Wellbeing benefits of aquariums
- Gee, N. 等(2019)。Animals, Aquaria, and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PMCID: PMC6663029
- VICE。Aquarium Therapy Might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 Worcester Terrariums(Ben Newell)。Building an Aquarium That Helps Me Sleep Better;頻道頁